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桂阳太守周憬功动铭熹平三年十一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三
桂阳太守周府君者,徐州下邳人也,讳景字君光。
体性敦仁,天姿笃厚,行兴闺门,(缺州)
举孝廉,拜尚书侍郎,迁汝南固始相,遂拜桂阳
乃宣鲁卫之政,敷《二南》之泽,政以德绥,化犹风腾,抚集丞细□绥有方。
进则贞直,退则错枉,崇举济济,吉士充朝。
招训□蒙,开诱六蔽,君子道长,小人道消。
信感神祇,灵瑞符(缺。)熹谷生于墅,奇草像萐莆,异根之树,超然连理。
于此□时邦域惟宁。
郡又(与)南海接比,商旅所臻,自瀑亭至乎曲红,壹由此水。
其水源也,出于王禽之山,山盖隆□□□于天,泉肇沸踊,发射其颠,分流离散,为十二川,弥陵跻阻,丘阜错连,隅陬壅蔼,末由骋焉。
尔乃贯山钻石,经□□□□扬扬争怒,浮沈潜伏,蛇龙蛣屈,澧隆郁浥,千渠万浍,合聚溪涧,下迄安聂,六作难伦难,湍濑溞蚤,泫沄潺湲,虽《诗》称百川沸腾,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盖莫若斯。
天轨所经,恶得已改。
其下注也,若奔车失辔,狂牛无縻,□勿荒忽,胪𦜣不相知。
及其上也,则群辈相随,檀柁提□唱号慷慨,沈深不前。
其成败也,非徒丧宝玩,陨珍奇,替珠贝,流象犀也。
往古来今,变甚终矣。
于是府君乃思夏后之遗训,□应龙之画,伤行旅之悲穷,哀穷人困厄,感蜀守冰殄绝犁堆,嘉夫昧渊,永用夷易,乃命良吏,奖帅壮夫,排颓磐石,投之寥□□高填下,凿截回曲,弥水之邪性,顺导其经脉,断硍𱨚之电波,弱阳侯之汹涌。
由是小蹊乃平直,大道允通利,抱布贸丝,交易而至,各涉周旋,功万于前。
除昔□□树塞于兹,虽非龙门之鸿绩,亦人君之德宗,故(船)人叹于水渚,行旅语于涂陆。
孔子曰:「禹不决江疏河,吾其鱼矣」。
于是熹平三年,岁在摄提,仲冬之月,曲红零陵重安区祉字景贤,遵承典宪,宣扬德训,帅礼不越,钦仰高山,乃与邑子故吏龚台、郭苍龚雒等,命工击石,建碑于泷上,勒铭公功,传之万世,垂示无穷。
其辞曰:
乾坤剖兮建两仪,刚柔分兮有险夷。
中岳兮穆崔嵬,叹衡林兮独倾亏。
增峻峭兮甚峻峭,鲧莫涉兮禹不规。
仰王禽兮又崜峗,俯泷渊兮怛以悲。
岸参天兮无路蹊,石纵横兮流洄洄。
波隆隆兮声若雷,或抱货兮以从利。
或追恩兮有赴义,汜舟楫兮有不避。
□躬躯于玄池,委性命兮于苲绳。
憯寒栗兮不皇计,忽随流兮殆忘归。
懿贤后兮发(圣)荚,闭不通兮治斯溪。
蹶巨石兮以湮填,开切总兮导曲机。
摧六泷兮弱(下缺)兮散其波。
威怒定兮混澜澜,息聊啾兮逝(下缺)兮蛟龙臧,睦老唱兮胪人歌。
名冠世兮超逾伦,今称□兮耀流沙。
功斐斐兮镜海裔,君乎君,寿不訾(《隶释》四)
绥民校尉熊君碑建安廿一年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五
君讳□予□其先盖帝高阳氏之苗裔。
周有天下,成王建国,熊绎封楚,庆祚□□□于□□亦世载德卅馀代。
君高祖父筹,自汝南(缺五字,)子灵王玄孙,大汉龙兴,□举乡□拜议郎,南巡郡国,封龙平□□□祖父旻举□□□大司马郊隧□曾祖父范□□上计掾君□乔字汉举更督邮主簿五官□□三奏辟,颐志皓首,不肯应就。
君立迹唯仁,与(缺十字)祖父□□治《欧羊尚书》,六日七分。
少仕州郡,临朝謇鄂。
孔甫之操,以忠孝称。
诸曹□□□贼曹主记史、督邮主簿、五官功曹、州(缺八字)举孝廉、上计掾
兴平元年八月二十八日壬寅,诏书除补桂阳曲红长,既敦文武,为政果达,临化宣惠,所去遗绩。
视事六载,荆(缺八字)奔□掩迫之害,罹灾致寇,□郡溃乱,镇南将军荆州山阳刘君讳表字景升,以君禀纯履正,出自帝宇,缅荣轻举,厉志疾(邪,)牧侯□美□为民所安,命还拜绥民校尉,领曲红长。
复莅五年,政隆上古,流移归怀,襁负而至,吏民作诵曰:彼熊父兮,解我患害,安我□移遭母忧□□去官。
阳九应会,王室威□君功显宿著,海内咨美。
骑都尉,受命立灌阳县,督长六载,无为而治,稽则先民□□附容无怨旷声。
君春秋七十有一,以廿一年三月二七日丙寅卒官。
吏民怀慕,官属五从黄郭□□奚汤□扶送灵□哀如雕伤,顾见农夫,泣泪路隅,皆怀凄怆,哀我惠君。
君同产弟望季公,质性慷慨,史鱼之直,吏功曹、列掾、督邮都梁长,早终。
君长子称孝存姿操敦良,耽志好学,博览雅艺,□□曹列□三奏辟召于州终。
昔周文公作颂,宋成考父,公子奚斯,追羡遗绩,纪述前勋。
于是刊碑,以示后绲。
其词曰:
赫赫熊君,迁基□宇。
汉兴伐项,巡行南土。
封受爵,遂尔延祖。
累叶休隆,君胤其绪。
克明盛德,字牧城社。
所在有绩,桓银之祚。
河雒挺录,为国毗辅
懿懿其操,穆穆其姿。
光光其行,桓桓其威。
清虚澹泊,后嗣式序。
冠秩之应,实赖厥后。
昊天忽然,枕荣终祐。
丧我良则,国失良辅。
其存也荣,其亡也哀。
铭勒金石,没而不朽。
灵也有知。
祐福子孙。
支干相生,吉而无咎。
《诗》云:「嘉乐君子,显显令德」。
延于无极追叙君兮怀纯精,名称于州里兮枢机发动。
执忠贞兮溷乱而不惑,不柱身事汗君兮捐土爵而进退。
崇礼约行兮举动而不跌,遭浊而自靖兮泥而不宰秽。
呜呼君兮匪石是为,州郡礼遇兮名贯于四表。
德称并宣先兮贤比于前列,却□之叹岐兮束修稷。
由文武兮兴后叶,子孙殖兮世享禄。
龙潜体于枯木兮就生存,是以刊石兮为君立碑。
揽瑛雄之迹兮以□来哲,嗣长基而广宇兮后世无废违。
长沙荼陵长文春字季秋,质掺贞良,慈仁汜爱,治天官、日度、风角、列宿,明知圣术,在官修德,民歌遗风。
春秋七十,以道殒迁,宗胤不纪,故为宣昭。
桂阳阴山豫章□长重安侯相社晖字慈明,体质弘亮,敦仁好道,治《易梁丘》、《春秋公羊氏》,综览百家,无所不甄。
典历三城,居官清惠,遗爱在民。
春秋六十终族后□术,故因显德,以示来胤。
建安廿一年十□月丙寅一日丙寅岁丙申,碑师舂陵程福造(《隶释》十一)
宗室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右武卫大将军秀州团练使郓州观察使追封东平侯赵公行状 宋 · 杨杰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四、《无为集》卷一四、民国《巩县志》卷二三
曾祖讳惟忠,彰化军节度使、舒国公。
祖讳从谨,宣州观察使宣城侯。
父讳世崇,贵州防禦使
公讳令蠙,字景珍
皇祐元年八月生于邸第,二年四月仁宗赐名,授右内率府副率,明堂覃恩,改左内率府率
嘉祐五年,改右千牛卫将军
八年,英宗即位覃恩,改左监门卫大将军使持节濠州诸军事濠州刺史
熙宁十年,改左武卫大将军使持节秀州诸军事秀州刺史,充本州团练使
散官、勋封、食邑累加至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御史大夫上柱国天水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三百户
元丰五年八月某日,以讣闻,赠郓州观察使追封东平侯
八年三月,先帝登遐,诏举葬于西京永安县某原,礼也。
公四岁而孤,天资信厚,出就外傅,日诵千言,诸父兄以成人期之。
及长,博览载籍,尤专诗书,通知风教之本,间为篇章,歌咏皇化,有文集三卷传于家。
每与人接,则谦和雍容,非礼义不道,故终始无悔吝。
人有急难,则赒之。
凡亲族中议论有所未决者,多质于公,其为人信重如此。
其事尊亲以孝称,母福昌夫人疾,寝不解衣,药必躬尝,晨昏不敢违去左右。
及夫人丧,号慕过哀,遂致危困。
捐馆之日,召诸子立于前以告之曰:「吾幸生宗室,蒙赖累朝德泽,保奉先人祭祀至于今日。
不幸不得见汝等长立,岂非修短有数耶?
吾平生无玩好,唯翰墨简册而已。
吾死,当陈设翰墨简册于前足矣,毋以华靡为尚」。
因索飞白笔书「清白风月」四字,乃云「此可以传示子孙」,乃奄然而逝,年三十有五。
娶陈氏,封乐寿县君
子男六人:长曰子沨,右内率府副率
次不育;
次子沆,次子沇,并三班奉职
次子浣,子㳘,未仕。
女四人:长适镇戎军判官棨,馀未嫁。
呜呼,公乎!
太祖皇帝之六世孙,中书令懿王之元孙,舒国公之曾孙,宣城侯之孙,洺州防禦使之子。
承派天潢,生长宗邸,其势岂不贵且重哉!
而能不骄不侈,尊贤乐善,存心经史,敦行孝悌,内为亲族所爱,外为󲦤绅所称,可谓贤公子矣。
而其寿不及中,闻者哀之。
敢书其实,以告有司。
谨状。
风俗通义佚文卷:氏姓下 其一百十七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
诸葛氏。
葛婴陈涉将军,有功而诛。
孝文帝追录,封其孙诸县侯,因并氏焉(《吴志·诸葛瑾传》注,《通志·氏族略》,《通鉴注·汉纪》二十)
与所亲书 孙吴 · 虞翻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八
诸象敦仁,则天活物。
比蒙清论,有以保分。
恶积罪深,见忌殷重。
虽有祁老之救,德无羊舌解释难冀也(《吴志·诸葛瑾传》)
连名上疏请为周胤复爵 孙吴 · 诸葛瑾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五
故将周瑜子胤,昔蒙粉饰,受封为将,不能养以之福,思立功效,至纵情欲,招速罪辟。
臣窃以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
夫折冲杆难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贵重,故汉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
申以丹书,重以盟诅,藏于宗庙,传于无穷,欲使功臣之后,世世相踵,非徒子孙,乃关苗裔,报德明功,勤勤恳恳,如此之至,欲以劝戒后人,用命之臣,死而无悔也。
况于身没未久,而其子胤降为匹夫,益可悼伤。
窃惟陛下钦明稽古,隆于兴继,为归诉,乞丐余罪,还兵复爵,使失旦之鸡,复得一鸣,抱罪之臣,展其后效(《吴志·周瑜传》。子胤,后以罪徙卢陵郡,诸葛瑾步骘连名上疏。)
刘备 孙吴 · 诸葛瑾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五
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
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
陛下若抑威损忿,暂省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
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
荆州大小孰与海内?
俱应仇疾,谁当先后?
若审此数,易如反掌(《吴志·诸葛瑾传》)
诏责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赤乌元年 其一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袁礼还,云与子瑜、子山、义封、定公相见,并以时事当有所先后,各自以不掌民事,不肯便有所陈,悉推之伯言、承明。
伯言、承明见礼,泣涕恳恻,辞旨辛苦,至乃怀执危怖,有不自安之心。
闻此帐然,深自刻怪。
何者?
夫惟圣人能无过行,明者能自见耳。
人之举措,何能悉中,独当己有以伤拒众意,勿不自觉,故诸君有嫌难耳。
不尔,何缘乃至于此乎?
自孤兴军五十年,所役赋凡百皆出于民。
天下未定,孽类犹存,士民勤苦,诚所贯知
然劳百姓,事不得已耳。
与诸君从事,自少至长,发有二色,以谓表里足以明露,公私分计,足用相保。
尽言直谏,所望诸君
拾遗补阙,孤亦望之。
卫武公年过志壮,勤求辅弼,每独叹责(案,此下注引江表九语,盖陈寿所删,当补于此。)
且布衣韦带,相与交结,分成好合,尚污垢不异。
今日诸君与孤从事,虽君臣义存,犹谓骨肉不复是过。
荣福喜戚,相与共之。
忠不匿情,智无遗计,事统是非,诸君岂得从容而已哉?
同船济水,将谁与易?
齐桓诸侯之霸者耳,有善管子未尝不叹,有过未尝不谏,谏而不得,终谏不止。
今孤自省无桓公之德。
而诸君谏诤未出于口,乃执嫌难。
以此言之,孤于齐桓良优,未知诸君于管子何如耳?
久不相见,因事当陈。
共定大业,整齐天下,当复有谁?
凡百事要所当损益,乐闻异计,匡所不逮(《吴志·大帝传》。权使中郎将袁礼告谢诸大将,因问时事所当损益。礼还,复有诏责数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等云云。)
孙皎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四
自吾与北方为敌,中间十年,初时相持年小,今者且三十矣。
孔子言「三十而立」,非但谓五经也。
授卿以精兵,委卿以大任,都护诸将于千里之外,欲使如楚任昭奚恤,扬威于北境,非徒相使逞私志而已。
近闻卿与甘兴霸饮,因酒发作,侵陵其人,其人求属吕蒙督中。
此人虽粗豪,有不如人意时,然其较略,大丈夫也。
吾亲之者,非私之也。
吾亲爱之,卿疏憎之;
卿所为每与吾违,其可久乎?
夫居敬而行简,可以临民;
爱人多容,可以得众。
二者尚不能知,安可董督在远,御寇济难乎?
卿行长大,特受重任,上有远方瞻望之视,下有部曲朝夕从事,何可恣意有盛怒邪?
人谁无过,贵其能改,宜追前愆,深自咎责。
今故烦诸葛子瑜重宣吾意。
临书摧怆,心悲泪下(《吴志·宗室孙皎传》)
报陆孙表保明诸葛瑾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四
子瑜与孤从事积年,恩如骨肉,深相明究,其为人非道不行,非义不言。
玄德昔遣孔明至吴,孤尝与子瑜曰:「卿与孔明同产,且弟随兄,于义为顺,何以不留孔明
孔明若留从卿者,孤当以书解玄德,意自随人耳」。
子瑜答孤言:「弟以失身于人,委质定分,义无二心。
弟之不留,犹之不往也」。
其言足贯神明。
今岂当有此乎?
孤前得忘语文疏,即封示子瑜并手笔与子瑜,即得其报,论君臣大节一定之分。
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间也。
知卿意至,辄封来表,以示子瑜,使知卿意(《吴志·诸葛瑾传》注引《江表传》)
别咨诸葛瑾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四
近得伯言表,以为曹丕已死,毒乱之民,当望旌瓦解,而更静然。
闻皆选用忠良,宽刑罚,布恩惠,薄赋省役,以悦民心,其患更深于操时,孤以为不然。
操之所行,其惟杀伐小为过差,及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
至于御将,自古少有。
之于操,万不及也。
今睿之不如,犹不如操也。
其所以务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强屈曲以求民心,欲以自安住耳。
宁是兴隆之渐邪!
闻任陈长文、曹子丹辈,或文人诸生,或宗室戚臣,宁能御雄才虎将以制天下乎?
夫威柄不专,则其事乖错,如昔张耳陈馀,非不敦睦,至于秉势,自还相贼,乃事理使然也。
长文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操笮其头,畏操威严,故竭心尽意,不敢为非耳。
继业,年已长大,承操之后,以恩情加之,用能感义。
今睿幼弱,随人东西,此曹等辈,必当因此弄巧行态,阿党比周,各助所附。
如此之日,奸谗并起,更相陷怼,转成嫌贰
自尔已往,群下争利,主幼不御,其为败也焉得久乎?
所以知其然者,自古至今,安有四五人把持刑柄,而不离刺转相蹄啮者也!
强当陵弱,弱当求援,此乱亡之道也。
子瑜,卿但侧耳听之,伯言常长于计校,恐此一事小短也(《吴志·诸葛瑾传》)
贺新郎 其一 坐上有举昔人贺新郎一词,极壮,酒半用其韵 南宋 · 韩淲
 押词韵第四部
万事佯休去。
漫栖迟、灵山起雾,玉溪流渚。
击楫凄凉千古意,怅怏衣冠南渡。
泪暗洒、神州沈处。
多少胸中经济略,气□□、郁郁愁金鼓。
空自笑,听鸡舞

天关九虎寻无路。
叹都把、生民膏血,尚交胡虏。
蜀江山元自好,形势何能尽语。
但目尽、东南风土。
赤壁楼船应似旧,问子瑜、公瑾今安否。
割舍了,对君举。
曹休笺七条 孙吴 · 周鲂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六
其一曰:「鲂以千载徼幸,得备州民,远隔江川,敬恪未显,瞻望云景,天实为之。
精诚微薄,名位不昭,虽怀焦渴,曷缘见明?
狐死首丘,人情恋本,而逼所制,奉觌礼违。
每独矫首西顾,未尝不寤寐劳叹,展转反侧也。
今因隙穴之际,得陈宿昔之志,非神启之,岂能致此!
不胜翘企,万里托命。
谨遣亲人董岑、劭南等托叛奉笺。
时事变故,列于别纸,惟明公君侯垂日月之光,照远民之趣,归命者有所戴赖」。
其二曰:「鲂远在边隅,江汜分绝,恩泽教化,未蒙抚及,而于山谷之间,遥陈所怀,惧以大义,未见信纳
夫物有感激,计因变生,古今同揆
仕东典郡,始愿已获,铭心立报,永矣无贰。
岂图顷者中被横谴,祸在漏刻,危于投卵,进有离合去就之宜,退有诬罔枉死之咎,虽志行轻微,存没一节,顾非其所,能不怅然!
敢缘古人,因知所归,拳拳输情,陈露肝膈。
乞降春天之润,哀拯其急,不复猜疑,绝其委命。
事之宣泄,受罪不测,一则伤慈损计,二则杜绝向化者心,惟明使君远览前世,矜而悯之,留神所质,速赐秘报。
当侯望举动,俟须响应」。
其三曰:「鲂所代故太守广陵王靖,往者亦以郡民为变,以见谴责,靖勤自陈释,而终不解,因立密计,欲北归命,不幸事露,诛及婴孩。
既目见靖事,且观东主一所非薄,女画不复厚,虽或暂舍,终见剪除。
今又令领郡者,是欲责后效,必杀之趣也。
虽尚视息,忧惕焦灼,未知躯命,竟在何时。
人居世间,犹白驹过隙,而常抱危怖,其可言乎!
惟当陈愚,重自披尽,惧以卑贱,未能采纳,愿明使君少垂详察,忖度其言。
今此郡民,虽外名降首,而故在山草,看伺空隙,欲复为乱,为乱之日,命讫矣。
东主顷者潜部分诸将,图欲北进。
吕范、孙韶等入淮,全琮、朱桓趋合肥诸葛瑾、步骘、朱然到襄阳陆议、潘璋等讨敷。
东主中营自掩石阳,别遣从弟孙奂安陆城,修立邸阁,辇赀运粮,以为军储。
又命诸葛亮进指关西,江边诸将无复在者,才留三千所兵守武昌耳。
若明使君以万兵从皖南首江渚,便从此率厉吏民,以为内应。
此方诸郡,前后举事,垂成而败者,由无外援使其然耳。
若北军临境,传檄属城,思咏之民,谁不企踵?
愿明使君上观天时,下察人事,中参蓍龟,则足昭往言之不虚也」。
其四曰:「所遣董岑、邵南少长家门,亲之信之,有如儿子,是以特令赍笺,托叛为辞,目语心计,不宣唇齿,骨肉至亲,无有知者。
又已敕之,到州当言往降,欲北叛来者得传之也。
建此计,任之于天,若其济也。
则有生全之福;
邂逅泄漏,则受夷灭之祸。
常中夜仰天,告誓星辰。
精诚之微,岂能上感?
然事急孤穷,惟天是诉耳。
遣使之日,载生载死,形存气亡,魄爽恍惚。
私恐使君未深保明,岑、南二人可留其一,以为后信。
一赍教还,教还故当言悔叛还首。
东王有常科,悔叛还者,皆自原罪。
如是彼此俱塞,永无端原。
县命西望,涕笔俱下」。
其五曰:「鄱阳之民,实多愚劲,帅之赴役,未即应人,倡之为变,闻声响抃
今虽降首,盘节未解,山栖草藏,乱心犹存,而今东主图兴大众,举国悉出,江边空旷,屯坞虚损,惟有诸刺奸耳。
若因是际而骚动此民,一旦可得便会,然要恃外援,表里机互,不尔以往,无所成也。
使君若从皖道进住江上,当从南对岸历口为应。
若未径到江岸,可住百里上,令此间民知北军在彼,即自善也。
此间民非苦饥寒而甘兵寇,苦于征讨,乐得北属,但穷困举事,不时见应,寻受其祸耳。
如使石阳及青、徐诸军首尾相衔,牵缀往兵,使不得速退者,则善之善也。
生在江、淮,长于时事,见其便利,百举百捷,时不再来,敢布腹心」。
其六曰:「东主致恨前者不拔石阳,今此后举,大合新兵,并使潘浚发夷民,人数甚多,闻豫设科条,当以新羸兵置前,好兵在后,攻城之日,云欲以羸兵填堑,使即时破,虽未能然,是事大趣也。
私恐石阳城小,不能久留往兵,明使君速垂救济,诚宜疾密。
王靖之变,其鉴不远。
归命,非复在天,正在明使君耳。
若见救以往,则功可必成,如见救不时,则与靖等同祸。
前彭绮时,闻旌麾在逢龙,此郡民大小欢喜,并思立效。
若留一月日间,事当大成,恨去电速,东得增众专力讨绮,绮始败耳。
使君深察此言」。
其七曰:「今举大事,自非爵号无以劝之,乞请将军、侯印各五十纽,郎将印百纽,校尉都尉印各二百纽,得以假授诸魁帅,奖厉其志,并乞请幢麾数十,以为表帜,使山兵吏民,目瞻见之,知去就之分已决,承引所救画定。
又彼此降叛,日月有人,阔狭之间,辄得闻知。
今之大事,事宜神密,若省笺,乞加隐秘
伏知智度有常,防虑必深,怀忧震灼,启事蒸仍,乞未罪怪(《吴志·周鲂传》)」。
临终上疏 孙吴 · 孙登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五
臣以无状,婴抱笃疾,自省微劣,惧卒陨毙,臣不自惜。
念当委离供养,埋胔后土,长不复奉望宫省,朝觐日月,生无益于国,死贻陛下重戚,以此为哽结耳。
臣闻死生有命,长短自天,周晋、颜回,有上智之才,而尚夭折,况臣愚卢年过其寿,生为国嗣,没享荣祚,于臣已多,亦何悲恨哉!
方今大事未定,逋寇未讨,万国喁喁,系命陛下,危者望安,乱者仰治。
愿陛下弃忘臣身,割下流之恩,修黄老之术,笃养神光,加差珍膳,广开神明之虑,以定无穷之业,则率士幸赖,臣死无恨也。
皇子和仁孝聪哲,德行清茂,宜早建置,以系民望。
诸葛恪才略博达,器任佐时。
张休、顾谭、谢景皆通敏有识断,入宜委腹心,出可为爪牙。
范慎、华融矫矫壮节,有国士之风。
羊道辩捷,有专对之材。
刁玄优弘,志履道真。
裴钦博记,翰采足用。
蒋修、虞翻,志节分明。
凡此诸臣,或宜廊庙,或任将帅,皆练时事,明习法令,守信固义,有不可夺之志。
此皆陛下日月所昭,选置臣宫,得与从事,备知情素,敢以陈闻。
臣重惟当今方外多虞,师旅未休,当厉六军,以图进取。
军以人为众,众以财为宝,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
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
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
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忠于为国,通达治体。
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
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
臣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故子囊临终,遗言戒时,君子以为忠,岂况臣登,其能已乎?
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吴志·孙登传》)
上言宜大举伐魏 孙吴 · 殷礼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一
今天弃曹氏,丧诛累见,虎争之际而幼童莅事。
陛下身自御戎,取乱侮亡,宜涤荆、扬之地,举强羸之数,使强者执戟,羸者转运,西命益州军于陇右,授诸葛瑾、朱然大众,指事襄阳陆逊、朱桓别征寿春,大驾入淮阳,历青、徐。
襄阳寿春困于受敌,长安以西务对蜀军,许、洛之众势必分离。
掎角瓦解,民必内应,将帅对向,或失便益。
一军败绩,则三军离心,便当秣马脂车,陵蹈城邑,乘胜逐北,以定华夏。
若不悉军动众,循前轻举,则不足大用,易以屡退。
民疲威消,时往力竭,非出兵之策也(《吴志·大帝传》注引《汉晋·春秋》,零陵太守殷礼言于权,权弗能用之。)
表上诸葛氏集目录 西晋 · 陈寿
 出处:全晋文 卷七十一
开府作牧第一,权制第二,南征第三,北出第四,计算第五,训厉第六,综核上第七,综核下第八,杂言上第九,杂言下第十,贵和第十一,兵要第十二,传运第十三,与孙权书第十四,与诸葛瑾书第十五,与孟达书第十六,废李平第十七,法检上第十八,法检下第十九,科令上第二十,科令下第二十一,军令上第二十二,军令中第二十三,军令下第二十四,右二十四篇,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臣寿等言:臣前在著作郎侍中中书监济北侯臣荀勖、中书令关内侯臣和峤奏,使臣定故丞相诸葛亮故事。
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善有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之有伦也。
辄删除复重,随类相从,凡为二十四篇,篇名如右
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其伟,时人异焉。
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左将军刘备有殊量,乃三顾于草庐之中;
深谓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
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既宿服仰,又睹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
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后备西取益州
益州既定,以为军师将军称尊号,拜丞相录尚书事。
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皆专之。
于是外运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
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
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萧何韩信管仲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
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
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青龙二年春帅众出武功,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
至今梁、益之民,咨述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
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
矣!
论者或怪文彩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
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
周公圣人也。
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
何则?
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
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
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
伏惟陛下迈踪古圣,荡然无忌,故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所以明大通之道也。
谨录写上诣著作。
臣寿诚诚惶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泰始十年二月一日癸巳平阳侯相臣陈寿(《蜀志·诸葛亮传》)
德刚赞 西晋 · 左九嫔
四言诗 押真韵 出处:全晋文卷十三
温温德刚,实秉道纯。
履此圣义,体此敦仁
笃物博好,靡疏靡亲。
九族怀附,邦邑望尘。
贵实贱华,尚素安贫。
虽在崇高,必若平民。
匪道之崇,譬之生民。
褒饰之誉,谓之谤身。
惟义是存,惟道是遵(《艺文类聚》二十一)
辩亡论上下二首 其二 西晋 · 陆机
 出处:全晋文、文选卷五十三
武烈既没,长沙桓王逸才命世,弱冠秀发。
招揽遗老,与之述业。
神兵东驱,奋寡犯众。
攻无坚城之将,战无交锋之虏。
诛叛柔服,而江外厎定;
饰法脩师,则威德翕赫。
宾礼名贤,而张昭为之雄;
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
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聪哲
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者以气集,而江东盖多士矣。
将北伐诸华,诛锄干纪。
旋皇舆于夷庚,反帝座乎紫闼。
挟天子以令诸侯,清天步而归旧物。
戎车既次,群凶侧目,大业未就,中世而殒。
用集我大皇帝
以奇踪袭于逸轨,睿心因于令图。
从政咨于故实,播宪稽乎遗风。
而加之以笃固,申之以节俭。
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束帛旅于丘园,旌命交于涂巷。
故豪彦寻声而响臻,志士希光而景骛。
异人辐凑,猛士如林。
于是张昭为师傅,周瑜陆公鲁肃吕蒙之俦,入为腹心,出作股肱;
甘宁凌统程普贺齐朱桓朱然之徒奋其威;
韩当潘璋黄盖蒋钦周泰之属宣其力。
风雅则诸葛瑾张承步骘,以名声光国
政事则顾雍潘浚吕范吕岱,以器任干职;
奇伟则虞翻陆绩张温张惇,以讽议举正;
奉使赵咨沈珩,以敏达延誉;
术数则吴赵达,以禨祥协德。
董袭陈武,杀身以卫主;
骆统刘基,彊谏以补过。
谋无遗谞,举不失策。
故遂割据山川,跨制荆吴,而与天下争衡矣。
魏氏尝藉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羽楫万计,龙跃顺流,锐骑千旅,虎步原隰,谟臣盈室,武将连衡,喟然有吞江浒之志,一宇宙之气。
周瑜驱我偏师,黜之赤壁,丧旗乱辙,仅而获免,收迹远遁
汉王亦凭帝王之号,帅巴汉之民,乘危骋变,结垒千里,志报关羽之败,图收湘西之地。
而陆公亦挫之西陵,覆师败绩,困而后济,绝命永安
续以濡须之寇,临川摧锐;
蓬笼之战,孑轮不反。
由是二邦之将,丧气挫锋,势衄财匮,而吴莞然坐乘其弊。
故魏人请好,汉氏乞盟,遂跻天号,鼎跱而立。
西屠庸益之郊,北裂淮汉之涘,东包百越之地,南括群蛮之表。
于是讲八代之礼,搜三王之乐。
告类上帝,拱揖群后,虎臣毅卒,循江而守,长棘劲铩,望飙而奋。
庶尹尽规于上,四民展业于下。
化协殊裔,风衍遐圻。
乃俾一介行人,抚巡外域。
巨象逸骏,扰于外闲;
明珠玮宝,耀于内府
珍瑰重迹而至,奇玩应响而赴。
輶轩骋于南荒,冲輣息于朔野。
齐民免干戈之患,戎马无晨服之虞。
而帝业矣。
大皇既殁,幼主莅朝。
奸回肆虐,景皇聿兴,虔修遗宪,政无大阙守文之良主也。
降及归命之初,典刑未灭,故老犹存。
大司马陆公以文武熙朝,左丞相陆凯以謇谔尽规,而施范慎以威重显,丁奉离斐以武毅称,孟宗丁固之徒为公卿,楼玄贺劭之属掌机事,元首虽病,股肱犹存。
爰及末叶,群公既丧,然后黔首有瓦解之志,皇家有土崩之衅。
历命应化而微,王师蹑运而发。
卒散于阵,民奔于邑
城池无藩篱之,山川无沟阜之势。
非有工输云梯之械,智伯灌激之害,楚子筑室之围,燕人济西之队,军未浃辰,而社稷夷矣。
虽忠臣孤愤,烈士死节,将奚救哉?
夫曹刘之将,非一世所选;
向时之师,无曩日之众。
战守之道,抑有前符
险阻之利,俄然未改。
而成败贸理,古今诡趣,何哉?
彼此之化殊,授任之才异也。
喻道论 其一 东晋 · 孙绰
 出处:全晋文 卷六十二
或有疑至道者,喻之曰:夫六合遐邈,庶类殷充,千变万化,浑然无端
是以有方之识,各斯所见。
鳞介之物,不达皋壤之事,毛羽之族,不识流浪之势。
自得于窞井者,则怪游溟之量;
翻翥于数仞者,则疑冲天之力。
缠束世教之内,肆观周孔之迹,谓至德穷于尧舜,微言尽乎《老》《易》,焉复睹夫方外之妙趣、寰中之玄照乎?
悲夫《章甫》之委裸俗,《韶夏》之弃鄙俚,至真绝于漫习,大道废于曲士也。
若穷迷而不迁者,非辞喻之所感。
试明其旨,庶乎有悟于其闻者焉。
夫佛也者,体道者也;
道也者,异物者也;
应感顺通,无为而无不为者也。
无为,故虚寂自然;
无不为,故神化万物。
万物之求卑高不同,故训臻之术或精或粗。
悟上识则举其宗本,不顺者复殃,放酒者者罗刑,淫为大罚,盗者抵罪,三辟五刑,犯则无赦,此王者之常制,宰牧之所司也。
若圣王御世,百司明达,则向之罪人,必见穷测,无逃形之地矣。
使奸恶者不得容其私则国无违民,而贤善之流必见旌叙矣。
且君明臣公,世清理治,犹能令善恶得所,曲直不滥,况神明所莅无远近幽深,聪明正直,罚恶祐善者哉!
故毫厘之功,锱铢之衅,报应之期,不可得而差矣。
历观古今祸福之证,皆有由缘,载籍昭然,岂可掩哉!
何者?
阴谋之门子孙不昌,三世之将道家明忌,斯非兵凶战危,积杀之所致邪?
若夫魏颗从治,而致结草之报;
子都守信,而受骢骥之锡;
齐襄委罪,故有坠车之祸;
晋惠弃礼,故有弊韩之困:斯皆死者报生之验也。
至于宣孟悯翳桑之饥,漂母淮阴之惫,并以一餐,拯其悬馁;
而赵蒙倒戈之祜,母千金之赏:斯一获万,报不逾世。
故立德暗昧之中,而庆彰万物之上,阴行阳曜,自然之势,譬犹洒粒于土壤,而纳百倍之收,地谷无情于人,而自然之利至也。
或难曰:报应之事诚皆有征,则周孔之教何不去杀,而少正卯刑,二叔伏诛邪?
答曰:客可谓达教声而不体教情者也。
谓圣人有杀心乎?
曰:无也。
答曰:子诚知其无心于杀,杀固百姓之心耳。
夫时移世异,物有薄淳。
结绳之前,陶然太和,暨于唐虞,礼法始兴,爰逮三代,刑网滋彰,刀斧虽严,而犹不惩;
至于君臣相灭,父子相害,吞噬之甚,过于豺虎。
圣人知人情之固于杀,不可一朝而息,故渐抑以求厥中,犹蝮蛇螫足,斩之以全身,痈疽附体,决之以救命,亡一以存十,亦轻重之所权。
故刑依秋冬,所以顺时杀,春蒐夏苗,所以简胎乳;
三驱之礼,禽来则韬弓;
闻声睹生,肉至则不食。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其于蜫虫,每加隐恻。
至于议狱缓死,眚灾肆赦,刑疑从轻,宁失有罪,流涕授铖,哀矜勿喜。
生育之恩笃矣,仁爱之道尽矣,所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德被而功不在我,日用而万物不知,举兹以求,足以悟其归矣。
或难曰:周孔适时而教,佛欲顿去之,将何以惩暴止奸,统理群生者哉?
答曰:不然,周孔即佛,佛即周礼,盖外内名之耳。
故在皇为皇,在王为王,佛者梵语,晋训「觉」也。
「觉」之为义,「悟物」之谓,犹孟轲以圣人为先觉,其旨一也。
应世轨物,盖亦随时,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共为首尾,其致不殊,即如外圣有深浅之迹,尧舜世夷。
故二后高让,汤武时难。
故两君挥戈,渊默之与赫斯。
其迹则胡越,然其所以迹者,何尝有际哉?
故逆寻者每见其二,顺通者无往不一。
或难曰:周孔之教,以孝为首,孝德之至,百行之本,本立道生,通于神明。
故子之事亲,生则致其养,没则奉其祀;
三千之责,莫大无后,体之父母,不敢夷毁。
是以不正伤足,终身含愧也。
沙门之道,委离所生,弃亲即疏,刓剔须发,残其天貌,生废色养,终绝血食,骨肉之亲,等之行路,背理伤情,莫此之甚。
而云弘道敦仁,广济群生,斯何异斩刈根本,而修枝干;
而言不殒硕茂,未之闻见。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此大乖于世教,子将何以祛之?
答曰:此诚穷俗之所甚惑,倒见之为大谬,咨嗟而不能默已者也。
夫父子一体,惟命同之。
故母啮其指,儿心悬骇者,同气之感也。
其同无间矣。
故唯得其欢心,孝之尽也。
父隆则子贵,子贵是父尊。
故孝之为贵,贵能立身行道,永光厥亲,若匍匐怀袖,日御三牲,而不能令万物尊己,举世我赖,以之养亲,其荣近矣。
夫缘督以为经,守柔以为常,形名两绝,亲我交忘,养亲之道也。
既已明其宗,且复为客言其次者。
夫忠孝名不并立,颖叔违君,《书》称纯孝;
石碏戮子,武节乃全。
《传》曰:子之能仕,父教之忠,策名委质,贰乃辟也。
然则结缨公朝者,子道废矣。
何则?
见危授命,誓不顾亲,皆名注史笔,事标教首,记注者岂复以不孝为罪?
故谚曰:「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明其虽小违于此,而大顺于彼矣。
且鲧放遐裔,而禹不造退。
若食委尧命以寻父,屈至公于私戚,斯一介之小善,非大者远者矣。
周之泰伯,远弃骨肉,托迹殊域祝发文身,存亡不反,而论称至德。
《书》著大贤,诚以其忽南面之尊,保冲虚之贵,三让之功远,而毁伤之过微也。
故能大革夷俗,流风垂训,夷齐同饿首阳之上,不恤孤竹之胤;
仲尼目之为仁贤,评当者宁复可言悖德乎?
梁之高行,毁容守节,宋之伯姬,顺理忘生,并名冠烈妇,德范诸姬,秉二妇之伦,免愚悖之讥耳。
率此以谈,在乎所守之轻重可知也。
昔佛为太子,弃国学道,欲全形以遁,恐不免维絷。
故释其须发,变其章服,既外示不反,内修简易。
于是舍华殿而即旷林,解龙痛以衣鹿裘,遂垂条为宇,藉草为茵,去栉梳之劳,息汤沐之烦,顿驰骛之辔,塞欲动之门;
目遏玄黄,耳绝淫声,口忘甘苦,意放休戚,心去于累,胸中抱一
载平营魄,内思安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游志三四,出入十二门,禅定拱默,山停渊淡,神若寒灰,形犹枯木,端造六年,道成号佛。
三达六通,正觉无上,雅身丈六,金色焜耀,光遏日月,声协八风,相三十二,好姿八十,形伟群有,神足无方。
于是游步三界之表,恣化无穷之境。
回天舞地,飞山结流,存亡倏忽,神变绵邈,意之所指,无往不通。
大范群邪,迁之正路,众魔小道,靡不尊服。
于斯时也,天清地润,品物咸亨,蠢蠕之生,浸毓灵液,枯槁之类,改瘁为荣,还照本国,广敷法音,父王感悟,亦升道场。
以此荣亲,何孝如之?
于是后进笃志之士,被服弘训,思齐高轨,皆由父老不异所尚,承欢心而后动耳。
若有昆弟之列者,则服养不废,既得弘修大业,而恩纪不替,且令逝没者得福报以生天,不复顾歆于世祀,斯岂非兼善大通之道乎?
夫东邻宰牛,西邻示勺祀,殷美黍稷,周尚明德,兴丧之期,于兹著矣。
佛有二十部经,其四部专以劝孝为事,殷勤之旨,可谓至矣。
而俗人不详其源流,未涉其场肆,便瞽言妄说,辄生攻难,以萤烛之见疑三光之盛、芒隙之滴怪渊海之量,以诬罔为辨,以果敢为名,可谓狎大人而侮天命者也(《弘明集》三)
孙亮初白鼍鸣童谣 魏晋 · 无名氏
 押庚韵
《宋书》五行志曰:孙亮初。公安有白鼍鸣。童谣曰云云。南郡城可长生者。有急易以逃也。明年。诸葛恪败。弟融镇公安。亦见袭。融刮金印龟服之而死。鼍有鳞介。甲兵之象。
白鼍鸣。龟背平。
南郡中可长生。守死不去义无成(○《三国志》诸葛瑾传注引江表传。《宋书》五行志。《晋书》五行志。渚宫旧事四。《御览》九百三十二。《乐府诗集》八十八。《诗纪》二十。)